曾有人說過:「大部分所謂的友情,不過互相利用而已」玩笑雖這麼開,但我們不得不承認,有些朋友是「階段性的」,如《山河故人》中所說,「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」。
生物學家鄧巴通過實驗證明,我們人類大腦皮層的能力上限是同時維護150人的社交關係。年歲有加,這個圈子裡不斷有新人進入,一些久不聯絡的故人無可避免的、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。
身邊一前輩表示,她最難過的事情是閨蜜結婚了,伴娘卻不是她。
兩人是髮小,十幾年的朋友。因為前輩出國,漸漸斷了聯繫。前輩說,每次看見她在朋友圈說「老二」都以為叫我,實際上只是她的新朋友。她們以前還給兒子女兒定過娃娃親,相約要見證彼此的婚禮,誰結婚晚誰當伴娘。
後來,前輩在朋友圈看見了她結婚的消息,很想說些什麼,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。
前輩說,每次想到這事,比失戀都難過。曾經約定,你若長裙落地,我必短裙相依。可是最後,陪你見證最重要時刻的卻不是我。
以前經常電話聊到半夜,現在連對方的新手機號號、FB、IG都沒有。
以前能在對方的動態下蓋起長樓,現在千言萬語只能化為一個贊。
以前為了一點小事都能聊上半天的朋友,現在的交流只剩下了「幫忙點讚」、「團購資料」和群發的「新年祝福」……
曾經教魯迅捕鳥、抓猹,分別時「急得大哭」的少年閏土,時隔多年再見面時只有一句生分的「老爺」……魯迅形容兩人之間像是「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」,與好朋友疏遠的感覺大抵也如此吧。
都已不是懵懂少年,也不再是友誼地久天長。
這詞聽起來現在覺得好諷刺,卻曾經很純真。
小孩子才問你為何不理我了,成年人之間只會有默契的互相疏離。
友情的維繫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,但是真正的友情又是什麼呢?
所謂友情,或許從來都是相互利用,你沒價值我就嫌棄你。
老話說得好,多一條朋友多條路,實質上也就是互相利用。你有價值,冠上朋友之名更好辦事,我有用處,先談感情再請伸援手,冠冕堂皇,不過是為了保一點面子。說到底,都是互惠互利。就像你有很多朋友,一退休卻發現人數驟減,沒了利用價值,人走茶涼,說的就是這。
真正讓友誼疏遠的不是地域上的距離,而是資源上的差距。
越是優秀的人,越是無法接受低質量的社交,因為他有自己的事情,有自己的目標。
比起將時間花在那些無用的人情往來上,他的時間會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進入他們的世界,你需要入場券,因為他們信奉的是「等價交換」,他既不會想著去占別人的便宜,更不會因為你弱勢就對你同情。友誼,從來就不穩定。
朋友相處的第一原則,就是交換。
因此友情註定是一個雙向輸出的過程,只有勢均力敵才能對等。這種對等可以體現在地位、收入、資源、學識上,相差太過懸殊的友情很難長久。
不同價值觀的友誼,從來就不穩定
有的時候,是我們自己把友誼定義得太與眾不同了。
蔡康永坦言,「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,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,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。」
你有沒有想過,你和他曾經的形影不離或許是天時地利的成全。
只是因為在一個學校、每天經歷著同樣的故事,如果性格上還沒有那麼多衝突點,很可能就產生了「這個人會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」的錯覺。曾以為「手拉手去上廁所」就代表著我們很親近,其實只是空間上近罷了。
大家等級相同才是一起廝混的前提,後來等自已成長了,你就和別的鳥飛了。
說到底,是「價值觀」的問題。朋友是需要交流觀念的人,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。
年少的朋友之所以容易變淡,是因為到了複雜的社會,個人發展會變得不同,久而久之,思維也會慢慢走上不同的方向。
在她最想收到進口巧克力的時候,你卻給了她兒時你們最喜歡的辣條。
在《解憂雜貨店》一書中,東野圭吾曾這樣說:
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不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原因而斷絕。不,即使表面上有種原因,其實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不在一起,事後才牽強附會地找這些藉口。
因為,如果彼此的心沒有分開,當發生可能會導致彼此關係斷絕的事態時,某一方就會主動修復。之所以沒有人主動修復,就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不在一起了。就好像眼看著船要沉了,仍然在一旁袖手旁觀。」
教授謝作詩,他認為「人類的一切關係,本質上都是交易關係」。這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爾的「上帝目光所及,均可交易」不謀而合。
一個人靠自己的努力,用自己的資本,去換一種生存方式,沒什麼不可以。
認清這種關係,並以坦然的姿態接受才是成年人的普遍做法。
我有一位大學同學,性格非常好,會照顧人、不發脾氣。
深入交往之後,她告訴我:「其實,我性格好,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,生怕得罪什麼人,所以,只能對所有人都好。
友誼其實是一個不太好把握「度」的事情,容易陷入兩種極端:
一種是唯唯諾諾,一句話都不敢說;一種是左右逢源,每天忙著和所有人打好關係。
兩種不同的表現,出發點卻是一樣的:害怕因為人際關係給自己帶來麻煩。
但你要明白,用低聲下氣的態度來換取的友誼並不穩固,一方無止境的退讓只會讓友情止步於忍不下去的那一天。
這個情況就像抱薪救火,薪不盡,火不滅。
你幻想通過建立一個圈子打造自己的交友圈,卻沒想到圈子的本質,就是等級相同的人聚在一起。
微博上有人說過一段話:
「年少時的夥伴隨著各自追求的不同而各奔東西,我們不得不建立新的朋友圈,但往往成年的友情總沒有童年時的純粹,參雜著利益,我們回頭想尋找曾經的夥伴,卻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已變得物是人非。
而愛情,我們漸漸領悟他的真相,懂得他並不只是相愛那麼簡單;何況相愛也一點都不簡單。從失望到妥協。我們失望的不是某個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可能這就是長大,每個人的必經之路。
所以少年,不要過於期待未來,不要以為自己有皓月之志,我們要接受這份殘忍,在殘忍中找到一份溫存,才可以在未來讓自己不變成曾經最鄙視的那種人。」
資料來源:網路文章,重新編修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