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不少人應該都有聽過以下類似對話:
母親:「去洗碗」
孩子:「我不要。」
母親:「你這沒良心的,你剛是吃誰煮的飯菜啊!」
諸如此類的親子對話,講到最後老爸或老媽歇斯底里的抓狂大喊:「我養你那麼久有跟你要過什麼錢嗎?從你出生那天算起好了,一天一百塊好了,你現在就還我!」
是啊,無論什麼關係之下,每次一言不合總會先往自己與對方所付出的什麼拿來比較,比較佔甜頭的那一方總是心存僥倖自己比對方幸運,然而另一方卻是心有不甘的繼續吵鬧來保住現有或是追討過往。
因為那一句『那是我的青春』,道盡這個人在交往期間早就有離去的念頭,只是不斷地安撫自己離去的念頭,才會讓自己的身心一直扭曲。我上週在FB粉絲團寫了一句話:『為什麼一段關係面臨「期望」會比面臨「劈腿」還要棘手?!』我們總是因為期望對方能夠做什麼,希望可以更好一點,所以不斷地因為這些而產生爭執,但是這種爭執讓自己在每個當下都有想分手的念頭,但這些爭執卻不足以可以果斷決定,假如今天證實了對方劈腿,我們那麼還可以勇敢且凜然正氣的調頭離開。
『青春』跟『期望』的意思一樣模糊,無法實際捉摸,當彼此認真要開始探討定義時便會開始列出一堆清單,可是當愛情到了貌合神離的地步,彼此都在暗自地想哪一條是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路,沒有人願意墊底,也沒有人願意失去全部,每個人心裡所認同的不一樣,於是抗爭就開始。
『青春』這事讓我想起了朋友的某段戀情,愛的時候很相愛,不愛的時候開始算計當初一起上MOTEL的錢、當初請吃飯的錢、當初送了哪些東西的錢,彷彿對待戀人就像銀行借貸一樣,那些當時的好轉眼間都變成了某種投資,對某人發自內心的愛也都變成投資人拿著一堆廢紙的叫囂。
然而我也曾聽過某朋友的戀情,當他和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,把全部的財產都給她,朋友們問他原因,他只淡淡地說:「因為她當初跟我也辛苦過。」果不其然女友沒有後續消息,從此就這樣分道揚鑣,但令人玩味的是原來這男人早就有其他喜歡的人了。
關於愛情與金錢來說,這兩項永遠無法取得平衡,許多人為了錢寧可露出撕破臉的醜陋樣,也不願放手讓人財遠去,所以生活上或情感上一直不斷地的糾結著,換個角度想,有時候拿了錢的人也不一定好過,能向對方拿些什麼也只是暫時性宣示勝利的象徵,更可悲的是荷包雖滿了,但心是空的。
青春固然可貴值錢, 那人格呢?
我想現代大多數人都高唱著笑貧不笑娼的論調,不管他人如何不屑或批評,只管自己的目的有沒有達到,所以跟他們說人格?嗯哼,拿最多錢的人總是最不在意的那一個。
套鄧麗君『我只在乎你』這歌的副歌歌詞。
任時光匆匆流去。
我只在乎錢。